发布时间:2022-08-21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高质量发展,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加强各学位授予点间共享合作,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安全科学与工程第八届学科评议主办,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工作委员会协办,安徽理工大学承办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位点联盟会议于2022年8月9日在合肥隆重召开。
大会开幕式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全科学与工程评议组共同召集人、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来斌教授,安全科学与工程评议组共同召集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教授,安全科学与工程评议组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张和平教授,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西安科技大学副校长邓军教授,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张辉教授,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高建良教授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安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李树刚教授,副主任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教授。国家基金委工程一处项目主任王西勃教授(线上),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郭永存教授,校长袁亮院士及38所高校和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安徽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郑明东郑明东主持会议开幕式。
袁亮作《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院士全面介绍了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学科的学科概况、建设成效及未来展望。他着重从学科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引育,高水平团队打造,青年人才培养并结合安全学科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与应急管理、职业安全健康五大学科方向,21个方面系统全面总结了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学科在承担项目、学术成果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效。袁亮表示,安徽理工大学将以学校“双一流”创建的目标,创建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打造安全科学与工程世界一流学科,将学校建设成为安全学科高端人才集聚地、优秀人才培育地、科技创新策源地。
张来斌作《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成效与思考》报告
安全科学与工程评议组共同召集人、学会副理事长张来斌院士介绍了全国安全学科学位点基本情况,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回顾了安全学科建设成效。张来斌指出,安全学科当前面临不同的行业安全之间仍存在壁垒,共性的安全学科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学位点数量虽有增长,但学科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师资队伍亟待扩充;行业领军人才仍然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张来斌提出了完善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体系,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鼓励更多高校争取学位授权点,扩大“安全大家庭”规模;融合新技术,提升安全学科的原始创新力;培养学术领军人才,提升安全学科主导力和话语权;建设国际一流的研究基地,改善科研平台条件;提升安全学科的社会影响力等学科发展若干思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一处王西勃主任、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周福宝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党委书记张和平教授、西安科技大学李树刚教授、南京工业大学校长蒋军成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王恩元教授、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程卫民教授、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许开立教授、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院长林京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基金安全学科布局、发展战略及资助现状,安全学科高质量开放平台建设、助力学科大发展,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等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科学谋划学科发展布局,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共同推动安全学科发展水平迈上更高的台阶!
王西勃作《科学基金安全学科布局、发展战略及资助现状》报告
周福宝作《建设高质量开放平台,助力安全学科大发展》报告
张和平教授介绍安全学科评议组工作情况
王恩元作《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报告
潘勇教授替蒋军成作《面向化工高质量发展的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报告
李树刚作《矿山安全工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报告
程卫民作《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报告
许开立作《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体会》报告
林京作《护航空天安全,培养可靠人才》报告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位点联盟“盟旗”交接仪式上,郑明东代表安徽理工大学向下一届会议会议单位清华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交接盟旗。学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张辉教授代表下届会议单位发言,他感谢大会将下届会议举办权交给清华大学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待明年同学界同仁相聚北京,进一步提升安全学科专业性,特别是综合性安全领域的开拓与探讨,热情地期待下届论坛大家能够再次相聚,共同携手促进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学位点联盟会议全体合影